行业资讯

时间:2025-08-05 浏览量:(52)

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时代:灾难恢复计划的 9 大调整规则

多年以来,灾难恢复计划的编写一直由 IT 部门负责,但随着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普及,这些计划必须重新调整以适应分布式环境的故障转移需求。本文总结了 9 条核心规则,指导组织如何修改灾难恢复计划,以应对新技术环境下的挑战。

规则 1:IT 团队无法完全控制边缘计算,需纳入分布式团队协作

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策略的采用,使 IT 团队无法再依赖基于数据中心的集中式灾难恢复计划控制所有资产。例如,在制造业中,生产线主管和操作人员负责机器人运行、设备安全及维护,这些人员往往缺乏 IT 背景,却可能自行安装或与供应商合作部署边缘设备。
这种 “IT 之外的 IT 资产” 导致故障点成倍增加,因此灾难恢复和故障转移计划必须覆盖这些资产,最合理的方式是将其纳入 IT 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。
调整方法:IT 团队需与分布式计算相关的各团队(如生产线、现场运维)深度合作,共同记录灾难恢复流程,明确责任分工,并定期开展培训与测试,确保所有相关人员掌握应对措施。

规则 2:云计算应用需绑定云计算灾难恢复交付

Rightscale 2018 年调查显示,企业平均使用 4.8 个云平台,但多数企业未记录针对云平台中断的灾难恢复程序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几乎所有云供应商的合同中都包含 “灾难时免责” 条款,这意味着企业需主动明确云环境的灾难恢复责任。
调整方法
  • 将所有合作的云供应商纳入灾难恢复计划,明确其服务等级协议(SLA)中关于备份与恢复的承诺;

  • 与供应商约定故障转移方案,明确企业与供应商在灾难中的职责划分;

  • 每年与供应商联合测试云上应用的灾难恢复故障转移能力,验证计划有效性。

规则 3:人身安全与物理安全深度融入灾难恢复

边缘计算的普及使 IT 资产延伸至生产工厂、现场办公室等分布式物理位置,物理安全与灾难恢复的关联愈发紧密。例如:偏远地区现场办公室因过热导致服务器故障、未经授权人员篡改制造机器人操作等,都可能引发业务中断。
调整方法:灾难恢复计划需包含对分布式物理位置的定期检查与测试,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环境(温度、湿度)、物理访问控制(权限管理、监控)、设施安全性(防篡改、应急处理)等,而非仅关注中央数据中心。

规则 4:升级灾难恢复中的通信机制,避免信息混乱

灾难中的无效沟通可能加剧损失。例如,某银行地震后数据中心受损轻微,但区域网络中断,柜员一句 “我们的服务器都受到了影响” 经传播引发客户挤兑。在边缘计算环境中,更多非 IT 人员参与 IT 资产管理,沟通风险进一步放大。
调整方法
  • 明确灾难中的沟通链条:规定谁(如公共关系团队)与谁(管理层、媒体、客户)沟通、沟通内容及渠道;

  • 由公关团队协调高层,统一对外声明,避免员工随意发声导致误解;

  • 定期演练沟通流程,确保所有人员熟悉规则,避免因信息混乱引发次生危机。

规则 5:灾难恢复需覆盖多地区,摆脱单一位置依赖

边缘计算和远程办公室的兴起,使灾难恢复不能再集中于单一数据中心。若依赖云计算进行灾难恢复,需确保云提供商具备多地理区域部署能力,以便在主数据中心或云存储位置故障时,能快速故障转移至正常区域。
调整方法:在灾难恢复计划中明确多地区故障转移方案,包括备选数据中心 / 云区域的选址、数据同步机制、切换流程,并定期测试跨区域故障转移的有效性。

规则 6:重新校准灾难恢复测试计划,覆盖新场景

随着 IT 资产向云与边缘延伸,原有的灾难恢复测试方案已不适用。需针对新位置、新设备、新架构设计测试场景,确保计划覆盖所有潜在风险点。
调整方法
  • 新增边缘设备故障、云平台中断、跨区域网络故障等测试场景;

  • 测试范围涵盖从中央数据中心到边缘节点的全链路,验证端到端恢复能力;

  • 定期更新测试用例,匹配业务与技术的变化(如新增边缘节点、更换云供应商)。

规则 7:高管层需重视并推动灾难恢复计划修订

云与边缘计算使灾难恢复复杂度飙升,多数组织因精力分散,计划修订进度滞后于需求。首席信息官(CIO)需向管理层和董事会说明技术变化对灾难恢复的影响,争取资源投入。
调整方法:CIO 需量化风险(如未调整计划可能导致的业务中断损失),明确修订计划所需的时间、人力与预算,将灾难恢复计划修订纳入企业优先级项目,避免因忽视而埋下隐患。

规则 8:确保边缘与云供应商参与灾难恢复,明确安全责任

如规则 2 所述,多数云供应商在合同中对灾难恢复的承诺有限。因此,在合作初期需将供应商的灾难恢复能力纳入评估体系。
调整方法
  • 在招标书中明确供应商的灾难恢复责任,包括故障响应时间、数据恢复承诺、冗余架构等;

  • 合同中需约定灾难发生时的支持机制(如紧急技术支持、资源优先调度);

  • 定期审核供应商的灾难恢复演练结果,确保其能力与合同承诺一致。

规则 9:网络冗余是灾难恢复的核心支撑

许多组织过度关注系统与数据恢复,却忽视网络冗余。在全球互联网与广域网支撑业务运行的今天,网络中断可能导致即使系统恢复也无法对外提供服务。
调整方法:将网络灾难恢复与冗余纳入计划,包括:
  • 部署多路径网络(如主备链路、不同运营商线路);

  • 设计网络故障自动切换机制,确保灾难时能快速切换至冗余链路;

  • 定期测试网络冗余有效性,避免 “单点网络故障” 导致整体恢复失败。

总结:灾难恢复计划需适配 “分布式” 新生态

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打破了传统集中式 IT 架构,灾难恢复计划必须从 “以数据中心为核心” 转向 “覆盖全分布式资产”。通过跨团队协作、绑定供应商责任、强化物理与网络安全、升级测试与沟通机制,组织才能在新环境下有效应对灾难,保障业务连续性。这些调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优化,更是对企业风险管理思维的重塑。


Search Bar

最新资讯

2025-08-22

IIS 与 Apache 共存...

2025-08-14

为什么推荐混 C 段的多 IP...

2025-08-13

Linux 中的 tee 命令...

2025-09-05

云服务器数据备份:核心步骤与最...

2025-08-22

HTTP 429 错误解析: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