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中心选址:托管合作中的关键考量
为应对数字化转型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和带宽需求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务器转移到托管服务商的数据中心,以获得基础设施灵活性、更好的恢复选项、改进的协作系统、劳动力移动性、易于访问公共云运营商及更低总体成本等好处。
如今,数据中心的难题已从 “构建与购买” 转变为 “选择信任的合作伙伴”,而 “他们的数据中心在哪里” 成为企业提出的重要问题。除价格、可扩展性、正常运行时间和可靠性外,数据中心的位置无疑是选择技术合作伙伴时的关键考虑因素。良好的位置意味着优化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环境,能覆盖更多用户或助力数据分析策略,帮助企业超越竞争对手;而位置不佳则可能导致连接不稳定和效率问题。
企业需在位置这一重要因素与其他考量(如物理安全、灾难恢复、正常运行时间保证、服务级别、可扩展性、可靠性及持续支持维护)之间取得平衡,避免将位置作为唯一关注焦点。
一、位置决定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
理论上,数据中心可建在任何有电源和网络连接的地方,但物理位置直接影响其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,其中网络连通性和延迟是两大核心指标。
1. 网络连通性:依赖位置的 “带宽红利”
理想的网络连通性取决于与主要带宽提供商的多个冗余光纤连接,而企业级数据中心要提供一致且可靠的大带宽,唯一方法是与众多不同网络提供商建立大量连接。这些服务提供商的设施往往集中在主要对等点,当数据中心位于靠近互联网交换或对等点的地理位置时,使用它们的组织将受益于低延迟和冗余带宽的增加。
2. 延迟:距离决定的 “时间成本”
无论数据中心能提供多少带宽,客户都不可避免地受物理和互联网基础设施限制 —— 数据传输需要时间。其往返距离通常是地理距离的两倍(请求和响应都需遍历这段距离)。调查显示,许多互联网用户会迅速放弃网页加载缓慢的网站,对即时数据访问的需求极高。
此外,数据传输路径并非直线,而是在网络、路由器和交换机中迂回前进,每一个节点都会增加延迟。因此,数据中心离客户越近,延迟就越低,用户体验也就越好。
二、影响选址的其他关键因素
除网络连通性和延迟外,数据中心位置还需考虑以下因素:
当地法规与政策:包括数据保护法律(如 GDPR 等)、税收结构,直接影响数据合规性和运营成本。
基础设施配套:当地电力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成本、光纤运营商网络的覆盖范围,以及为公共云平台提供 “入站” 访问的便利性,对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营至关重要。
人力资源与运营支持:熟练劳动力的可用性,影响数据中心的日常维护和问题响应效率。
服务商信誉与案例:提供商的跟踪记录、现有客户评价,反映其服务质量和可靠性。
空间与成本:大城市土地资源紧张、成本高昂,导致数据中心向郊区转移。2018 年全球数据中心空间达 19.4 亿平方英尺,为应对需求增长,大型数据中心向郊区布局,以平衡成本与空间需求。
三、企业选择托管数据中心的位置策略
企业应寻找能将低成本、充足空间、电力可用性、高效数据中心设施及数字企业所需光纤资源相结合的提供商。这类设施通常远离城市中心,既能降低灾难恢复风险、避免城市中心的高昂费用,又能为当地及国际企业提供便捷访问。
具体而言,选址需综合权衡:
靠近用户与成本平衡:在保证低延迟的前提下,优先选择土地和电力成本较低的郊区或新兴数据中心产业带。
冗余与安全:避开自然灾害高发区,确保基础设施的物理安全和业务连续性。
生态协同:靠近互联网交换点、云服务商节点或行业集群,提升网络效率和合作便利性。
结语:位置是多维价值的交汇点
在数据中心规划布局和选择托管提供商时,连接性、信誉、服务、支持、成本等因素均需考量,而位置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这不仅因为地理位置本身的重要性,更因为位置会影响数据中心运营的诸多其他方面 —— 从网络延迟到合规成本,从电力供应到人才储备。
对企业而言,选择合适的托管数据中心位置,本质上是在选择一个能支撑业务高效运转的 “数字基座”,其影响将渗透到用户体验、运营成本和长期竞争力的方方面面。因此,在决策过程中,需以战略眼光审视位置所承载的多维价值,而非仅关注单一地理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