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器资讯

时间:2025-08-06 浏览量:(27)

数字化转型浪潮下:云计算的三大变革趋势

数字化转型,已成为当下各国企业绕不开的命题。
“有数据报告表明,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如果超过 50% 的新应用均以数据为基础,那么这家企业就处于数字化转型领跑的位置,然而,中国的企业中仅有 7% 能够达到这一水平。” 近日,VMware 公司全球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直言,“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有许多地方可以持续优化。”
与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的,首当其冲便是云计算。上了云之后,才真正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。如今,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市场,云计算的每一次变动都牵引着从业者的神经。
“企业 IT 近年来发展得非常快,其间也发生了数次变革,但如今的变革是一种颠覆式的变革。”VMware 公司大中华区高级技术总监李刚向记者表示。这种颠覆式变革主要体现在公有云与私有云的快速融合、原生应用迭起、IT 与 OT 叠加等方面。那么,如何理解这些新方向?它们又为企业带来了什么?

一、云间融合: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界限模糊

云计算浪潮不可阻挡,云的形态也在持续演变。在李刚看来,当前公有云与私有云正在快速融合,技术发展令两者的界限愈发模糊。“对于较为领先的企业而言,如今不再特意区分使用的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。”
这种新型的混合云模式,指的是企业 IT 既能管理内部计算、存储资源,也能管理外部云服务资源 —— 部分应用上私有云,部分上公有云。如今,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界限本身正在消融,呈现相互渗透的态势。
李刚解释:“按照之前的定义,VMware 的业务主攻方向为私有云,但如今其技术及环境可以在公有云中实现。在 AWS 等公有云上,用户可创建一套 VMware 环境,其中的所有工作负载及应用无需任何改变,就能迁移至公有云。”
与此同时,公有云也在向私有云渗透。例如,公有云代表 AWS 去年发布的 AWS Outposts 混合架构方案,将 AWS 引入本地数据中心,让用户 “在本地运行 AWS 基础架构,以获得一致的混合云体验。”
这种变化意味着,用户未来只需定义服务需求。“用户根本不需要思考服务是由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提供的,只要觉得价钱合理、成本可控,且满足合规要求即可。” 郭尊华表示。
在这样的多云环境下,郭尊华认为企业用户需重点关注敏捷性和安全性:“无论公有云或私有云,都应是统一管理的平台,确保资源过渡和采用时的便利性 —— 简单的架构才更容易保障安全性。”

二、云原生应用:从 “需求管理” 到 “持续推新”

除了云形态的融合,当前企业应用也呈现爆发式增长,其中云原生应用正加速崛起。
“从 2018 年至 2023 年,市面上将出现 5 亿个新应用,这一数量级相当于过去 40 年的总和。” 李刚介绍,“其中大量应用都是云原生应用。”
所谓云原生,是指应用从设计开发之初,就充分考虑云环境的适配性 —— 如何在云环境中高效运行、如何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变化、如何应对爆发性的用户增长。
这一趋势正倒逼企业传统需求管理方式变革。过去,需求管理是产品经理提出功能需求,开发部门实现,“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经常会造成灾难,用户不满意就可能不停地变更。” 李刚指出。
彼时,底层架构的云与上层应用软件是割裂的:企业只看重云层的可靠性与性价比,在此基础上开发应用软件;软件开发完成后交付给技术架构执行,底层基础架构提供者与软件开发人员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沟通极少,“可能一辈子就一次,或顶多半年升级时配合一次。”
但未来,需求管理会演变为 “持续推新”—— 即便应用未升级,也会衍生新功能。这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会成为常态,因为传统迭代速度已无法满足企业上新需求。
“这意味着,应用软件会要求底层基础架构服务商持续参与软件开发,频繁与技术人员打交道,” 李刚解释,“这种频繁程度可能达到一天多次甚至十几次。”
这就要求基础架构具备高度灵活性,能立刻响应调整。甚至,传统依赖人力调整的 IT 团队,未来会更趋代码化、自动化 —— 需求方直接发出指令,后台即可自动运行,这对企业 IT 而言是巨大变革。

三、IT 叠加 OT: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石

IT 与 OT 的融合,最终将演变为智能制造。
OT(运维技术)为工厂内管道、车床、生产线等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支持,确保生产正常进行;IT 部门则负责网络技术支持、安全强化等。过去,两者是独立部门,互不相干。
如今,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进,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模糊,大量带 IP 地址的网络设备覆盖智能工厂,生产过程与信息深度融合。由此,新的运营模式形成:IT 与 OT 深度融合,构建贯穿制造企业的技术架构。
这种转变能帮助制造企业优化业务系统及部门间的信息流动,提升整体运营能力。“例如,过去产线的产品成品率与 IT 无关,优化产线是 OT 部门的职责;如今,生产过程中会收集大量数据,由 IT 部门分析反馈,再针对性优化产线。” 李刚表示。
这一流程的实现离不开上云。根据《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(2018-2020 年)》规划,到 2020 年底将遴选 10 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,推动 30 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,培育超过 30 万个工业 APP。东吴证券测算,预计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级。

结语: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的 “地基”

从云间融合到云原生应用爆发,再到 IT 与 OT 的深度叠加,云计算的每一次进化都在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。对中国企业而言,7% 的领跑者比例既是差距,也是潜力 —— 抓住云计算的变革机遇,打破技术壁垒与思维定式,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突围。
正如行业观察所言,数字化转型不是 “选择题”,而是 “生存题”,而云计算作为这场转型的 “地基”,其发展趋势将持续定义企业的竞争力边界。


Search Bar

最新资讯

2025-08-04

昇腾 CANN:以开放与创新...

2025-08-27

国际线路 IP 服务器:核心优...

2025-08-27

CDN 防御 DDoS 攻击:...

2025-09-02

新加坡 VPS 云主机网络丢包...

2025-09-02

混合云和多云策略:企业应对云环...